這次的講座在復旦大學的日本研究中心舉辦。一大早的好天氣,在我出發去聽講座的時候就風雲色變。坦白說,我好幾次想拍下這漂亮的建築物,但每次都會有汽車或自行車停在前面,讓我沒辦法拍張“乾淨”的照片。但仔細想,有時照片要傳達的,就是當下的風景,若每張照片都要求沒有任何“瑕疵”,那這張照片呈現的也只不過是美好的假象。好吧,這就是日本研究中心,我每次經過興起想拍照都會有黑色的車擋住我照相。(突然想起晨跑的時候好像沒車,下次再回去拍好了。)
這次的講座主題是——村上春樹與《1Q84》,施小煒把演講內容分為上、下兩個部份,主要內容為:
上、村上春樹其人
1. 作為音樂欣賞家的村上春樹
2.作為翻譯家的村上春樹
3.作為顛覆傳統作家形象村上春樹
下、小說《1Q84》的內容分析
1. 作為思想小說的《1Q84》
2. 《1Q84》和《1984》藝術表現上的差異
由於村上春樹的作品我幾乎都看過,有關他的文章和報導我都有留意,所以這次的講座基本上可以更加深一層我對村上其人及其作品的認識。比如我知道村上很愛音樂,有翻譯西方作品,大學畢業后自己開了家爵士酒吧……但我不知道原來村上的大學讀了7年,而且還是補考一年才進入早稻田大學的。村上25歲的時候在早稻田大學里念6年級,在一家唱片行里打工,幾乎是沒有怎樣在念書的。畢業以後,因為不想進入公司過朝九晚五的生活,就和在大學三年級時就結婚的妻子共同經營了一家爵士酒吧,叫Peter Cat。爲什麽開爵士酒吧?因為很愛爵士音樂,想無時無刻都可以聽音樂。我知道村上是那種只要喜歡,就可以堅持並且做出一番成績來的人。他從來沒想過要做小說家,但有天突然有了這個想法,就邊經營餐廳邊寫小說。我記得他說過經營餐廳已經夠累了,但他仍然堅持在餐廳打烊以後創作小說。最後,他的小說得了首獎,也漸漸受到讀者的喜愛。幾經考慮后,村上覺得自己要專心寫作,就結束了爵士酒吧。聽村上自己說,當時酒吧的生意很好,有人勸他把酒吧留下來,交給別人打理。但他自己說,把重要的事交給別人去做自己是怎樣也不能安心的。他就是這麼樣一個人,喜歡一件事情就可以堅持到底的人,所以他註定可以成為一個成功的小說家。我喜歡他性格裡的這種乾脆。
此外,村上春樹確實顛覆了我對小說家或者作家的一貫印象。我中學時期很迷戀張愛玲,熱愛三毛,她們都是那種“浪漫個性”很強的作家。我從小就很愛看書,也幻想過要成為作家,當時的親朋戚友都很擔心,在他們的印象中,作家,就是那種放湯不羈,感情生活很豐富,最後還會走上自殺這條不歸路的那種人。漸漸長大以後,我接觸了村上春樹,開始對這個人有了更多瞭解,徹底改變了我年少無知時對作家的看法。我常興奮地跟少爺說:“村上春樹就是我的偶像,我要以他為楷模,為學習路上的榜樣。”爲什麽,看下面這段文字你就知道。
基本上,我現在早睡早起,做事較有規律的習慣就是向村上先生學習的。他在《談跑步》一書中曾經說過:“持之以恆,不亂節奏,對於長期作業實在至為重要。一旦節奏得以設定,其餘的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這段話其實很適合需要長期抗戰的人,比如自由業工作者、小說家或者……研究生。我們需要自我規律,很好地分配時間,才有辦法在特定的時間內完成進度。因為我們更多時候需要一個人工作、一個人自我督促,如果沒有設定一個適合自己的節奏,後果將不堪設想。
評論家川本三郎寫了以上的這段話來評論這個“顛覆傳統作家形象”的村上春樹。看到這裡,同學們都情不自禁地笑了。坦白說,這種境界真的不容易達到。作為一個小說家,除了小說的藝術高度值得我們追求以外,村上個人的生活與行為同樣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說回《1Q84》,讀完1、2、3本的過程挺爽快的,小說里書寫了很多我意想不到的情節。原本打算寫兩本的他,最後還是沒耐住多寫了第3本。雖然如此,還是有很多讀者直呼不過癮,覺得小說里還有很多問題和懸念沒有解釋清楚。其實沒解決有沒解決的好,何必凡事都要一清二楚呢?村上春樹作為一個小說家,也許真的沒必要全數地解決問題,這些任務就交給讀者去自行闡釋吧!
聽到了這麼多,得到那麼多收穫,我想我是該重新整理我的讀書筆記,對這三本《1Q84》做個更全面的梳理了。這任務,就留待寒假時候完成吧。我給自己開的寒假書單啊,你們讓我有點迫不及待了呢!(希望到時候別吃喝玩樂爽得忘光光才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