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加油站:我認為的理想國是,只要能滿足基本物質需求,人生就是一場永無休止的慶典,在其中人人都能貢獻才賦。但是光憑祈願,是無法昇華到那種喜樂的境界,我們得做好萬全準備,努力突破可怕的阻礙,不論是人為還是天降的困難,我們都得奮力突破,而邁向這個目標的第一步,就是治好正向思考這個大眾妄想症。
20幾歲的那段歲月,我老是討厭自己的憤世嫉俗和內心的黑暗。那時候還不了解自己,覺得那樣善妒、黑暗、歇斯底里的我超討人厭。剛上大學那陣子,因為突然好像加入一個小社會,有各種的不習慣。原來,讀書也要講團隊生活,要微笑、友善、熱情……重點還要不能太出風頭,要中庸、低調、溫暖。這可一切我通通不會。我為什麼不能張揚、浮誇?為什麼不能大聲笑,活得青春瀟灑,盡情搞自己的小團體?於是那陣子過得很不好,謠言滿天起。我渴望著做自己,但卻無力承受輿論壓力,天天活在自我懷疑的惡性循環當中。於是上了碩士,情況還是沒改變。那種打從骨子里跑出來的自我厭惡,久久無法排遣。談戀愛的那陣子,我倆很常互相傷害吧?因為我們都還沒學會愛自己,也無能為力好好地愛對方啊。
因此我開始看了很多勵志書,像那陣子很紅的《不抱怨的世界》、《牧羊少年奇幻旅程》、《尋找失落的玫瑰》等書籍。後來念了博士,跟他分開了,日子更是只剩下黑暗。我認定,就是我內裡不討喜的性格,讓我失去了那麼珍貴的他。念博的那段日子,我過得異常地低調。除了三五知己好友,我幾乎把所有的社交都堵上了。我沒有fb,不看新聞,不與更大的外界聯絡。我開始看各種各樣的心靈、勵志書籍,企圖從一本本的書中找到靈魂的慰藉。坦白說,很多的書讓我直接或間接的認識到自己,但我也逐漸變成了一個“只相信自己觀點”的人。因為刻意迴避新聞,我的分析能力變弱了;刻意迴避社交軟體,我的判斷能力沒有變得更好。我以為我學會了“正向思考”,但其實那隻是一個迴避世界的方式。我到今天依然清楚知道自己不是一個純粹的正向思考者,因為我只要一遇事就慌,情緒一來就愛碎碎唸的人。啊,我打從心底就知道自己的“正向思考能力”有多弱,但我一直在努力。我所謂的“正向思考”其實就只是“沒有面對現實的勇氣”,因此我可以迴避了我所無法面對的負面情緒或別人的感受。這種鴕鳥式的“樂觀”完全站不住腳,開始工作後的我慢慢地意識到。
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失控的正向思考》,我想我是時候好好地來念一下了。或許我們真的可以思考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卡內基的《人性的弱點》讓我們壓抑了多少;“吸引力法則”、《秘密》涉及了什麼樣的“磁力”?當正向思考不再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而是一種情緒暴力的時候,我們有辦法對它說不嗎?我們真的需要杜絕一切有“負面思維”的人嗎?“要是心靈真有無窮的力量”,那大家也不用去排擠身邊那些負向思考的人了。比方說,大家只要選擇用正向的角度去詮釋別人的負向行為就好了啊。像是那個男的批評我是為我好,那個女的緊繃著臉是因為很喜歡我,但我卻一直沒注意到。人必須改變環境,例如隔開負向的人和消息,這種建議其實就承認了真的有個“真實的世界”,而且完全不受我們的願望影響。面對可能出現的可怕情況,唯一的“正向”反應就是龜縮到自己小心建構的世界,在那裡,永遠只有認同、肯定、好消息、笑容滿面的人。
合上這本書,我開始思考:其實我究竟是個怎樣的人?我真如自己所想的,異常黑暗或負面嗎?還是,其實我也中了“失控的正面思考”,刻意在迴避什麼呢?亦或者,其實我有比20幾歲的時候進步了一些,開始在人生中找到了自我的存活方式?
最近我遇到了內心一個很黑暗的時期。我的慾望和我所能承受得不成正比。如果說你愛花錢,欠了一大筆卡債,雖然這很令人頭痛,可這還容易解決一點。這不涉及別人,我只要好好理財,重新規劃自己的花錢方式,循序漸進去還清債務就好。可這慾望若涉及很多人,究竟我該怎樣做自己,而又不傷害別人呢?貪玩是貪玩,人品是人品,在這兩者之前,我可以對自己沒有任何的道德批判,盡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嗎?我內心的兩個天平不停地在拉扯,我很想順心而為,因為我想不到除了一拍兩散,還有什麼更可怕的事會發生?但身邊的人都為我做了最壞的打算,我也終於清醒地看待可能會有的後果……如此刻我仍心存僥倖,是不是就是“失控的正向思考”呢?
個人壓力大到爆表的此刻,我又看完了一本書!最近的生活確實瘋狂。五點起床,六點到辦公室,準時四點打卡走人,夜晚跟某人聊到深夜,白天收到我愛你的信息。你說,你說,我是不是很快就會瘋了?相信我,相信我,道理和報應我都懂,我只是還沒找到方式熄滅我內心的慾望和邪惡而已。唉,幹嘛要把人生弄得那麼複雜?是不是就像在上海時,躲起來盡情看書就好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