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青島以前和回來以後,我的書桌上、床邊就擺著三本書——陳丹燕的《木已成舟》、林達《一路走一路讀》和史鉄生的《以前的事》。在出發去青島的每個下午,我就捧著史鉄生的書,全神貫注地讀著。我小心翼翼地閲覽著他每一個文字,深怕錯過了精彩的一點,直到那個午後,合上書頁,心中異常飽滿。我喜歡史鉄生的散文,正如我很喜歡他的《務虛筆記》。

        青島回來以後,我就猛啃《木》和《一》這兩本書。閲讀的當兒内心是十分有壓力的,一直在心里嘀咕:林卿卿啊,快別任性了,論文還沒着落呢!可是這種内疚感還是很快就消失了,我依然在打開一本書後,就沉迷不已。感覺上就有西川其中一首詩句的意境:我打開一本書,/一個靈魂就蘇醒……看完了這兩本書,我的難題來了。我發現,在我看完這兩本書以後,並沒法更好地專心論文,因爲,我開始思考其“旅行的意義”。

 

       《木》和《一》是兩本旅遊筆記,作者把旅程和所讀所看結合起來寫文章。在他們的旅遊過程,你除了可以窺見作者沿途所看的風景,你還可以了解當地社會的風土人情、歷史、文明和社會。基本上形式和我喜愛的作家——鍾文音的書寫風格很像。從他們的文字裏,我感受到了他們對一個旅行目的地的深刻體會,也可以摸索到他們旅行的意義和收穫。在他們的行走路綫中,我體會到了他們對當地的博物館、人文環境的觀察入微,他們結合了知識與思考、智慧與大度,這造就了他們善於觀察和閲讀的眼睛。閲讀的當兒,我總是放下手中的書,停下來思考良久,直到確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再繼續往下讀。反復地重復此動作,導致我深夜不眠。



        腦海中一直不停地重復問自己:林卿卿,你旅行的目的是什麽?從小就幻想著要流浪、要看世界的目的和意義何在?是爲了玩樂?是爲了美食?是爲了證明自己比別人看得更多,走得更遠?是潛意識下傲慢的自己想要追尋的欲望?時代不同了,現在出國非常普遍,旅遊更變成大家競相去做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旅行的意義和目的,而我的呢?我是不是也在隨波逐流,拼命想旅行就爲了證明自己也曾經闖蕩過?我記錄下來的遊記,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平鋪直敍的旅遊記錄,是否顯得愚昧與不成熟?少爺在很久以前就問過我:你旅行的意義是什麽?而當時,我並不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直到我看了越來越多的書以後,我也迷惑了。

 

       

        
或許很多人會告訴我,come on,不要想太多,just for fun!可這不是我生活的目標。正如我並不想過著看似安排好的人生,上大學——升碩士——讀博士,然後變成一個有穩定職業看起來很不錯的講師。不是說我不稀罕,也不是說我不喜歡,可以過平靜安定的生活是很好的,這也是我追求的目標之一。可是我總是覺得,我的人生是不是應該有點不一樣?是不是可以有些更高遠的包袱,而不是但求安定的生活?讀那麽多書,難道就爲了要找更高薪的工作?我該思考的或許是,我可以為這社會、這世界做些什麽,而不是要從這世界得到些什麽?我想進入教育行業,我的教育理念又是什麽?

 

不過,我該認清現實,要爲人生留點什麽,並不能坐著空想,我該有點實際行動。目前能做的就是把握現在,吸取更多的知識,累積更多的人生經驗。而此刻我應該做的,或許就是去圖書館,看更多的書。然後更努力地去生活,尋求我存在的意義——我思,故我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waiangel 的頭像
    kawaiangel

    生活的事

    kawaiang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