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字加油站:比起閱讀或旅行,其實我更需要的是觀點。

這篇文章,是我寫了11個月的月報專欄,最喜歡的一篇了。其他的10篇,總覺得不盡理想,但也算是我2016年的生命軌跡。

 
 
        什么时候爱上阅读?有人这么问我。其实我也不清楚,我不是来自书香世家,自小妈妈很反对我看书。小时候家里做生意很忙,父母不可能带我去买什么课外书,而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小渔村,可以接触的书非常少。我记得我的第一本启蒙书是四年级时大舅送给我的——《汪洋中的一条船》。没念过多少书的妈妈并不了解我看的是什么书,在她的认知里,喜欢看书的女孩长大以后会特别“不听话”。可能,那时候渔村里读很多书的女孩总是做着大人们不理解的事,所以妈妈觉得我书看多了就会“变坏”。
 
        小学时期的我总喜欢躲在阁楼偷看书,只要听见脚步声或妈妈的声音,就赶紧把书藏在阁楼的隙缝里。当然,也有看得入神忘我的时候,难逃一劫。被妈妈发现除了挨一顿骂,书本还会被没收。印象最深的那次,《汪洋中的一条船》被妈妈撕成两半,丢到屋顶上去。难过之余也挂念着郑丰喜的故事发展,只好乘妈妈不注意时用阶梯爬上屋顶去捡书。那时候的我求知若渴,一拿到书就会贪婪地阅读,《傲慢与偏见》就是小六时念完的。上中学前还念完了金庸的武侠系列,也看了很多琼瑶、亦舒和不知名作者的言情小说(妈妈的担心不是没道理的)。还好,忘我阅读的当下,UPSR还是考了全A。那次之后,妈妈再也没有阻止我看书。
 

* ————  *  ———— *
 
        十几年前的家乡有间很小很小的传统书店。说是书店,充其量只是间卖文具和杂志报纸的店。不过老板也会卖些小书,足够我细读。我课余时间喜欢呆在书店里,老板也很喜欢我,任由我在店里“免费看书”,反正......那些书也没什么人看。长大以后才知道,原来我在那个时候读的很多书属于——马华文学,也就是大马本地作家的创作。我的文学兴趣,应该是那个贪婪阅读的年代所培养出来的吧?有时候走在各大书店,看到现在的小孩可以有那么多书看,可以有零用钱自由地买书,再回想起自己偷偷摸摸看书的时光,心中百般的滋味。
 
        我怪妈妈吗?不,我知道当年妈妈只是害怕,害怕那个埋头在书海里她所不了解的那个我。
 
        我渐渐地了解到,要别人理解你,你只能用时间和行动来证明。多说无益。
 
 

* ————  *  ———— * 
        随着年纪渐长,家里的书越来越多,妈妈接受了我这个嗜好,也开始为我添购书架。我离家在外的十几年来,我的书本、杂志都是妈妈在帮我管理。弟弟要结婚时,我人在上海,妈妈还把家里最大的主人房让给了我做房间,原因是我有太多的书,只有主人房可以容纳。每次有客人到家里,看到我成山的书而感到惊讶时,妈妈总会感到自豪地说:“那是我家大女儿的。”小六毕业以后,妈妈再没阻止过我买书,就算我人在外,书本三不五时成箱成箱的往家里送,妈妈也从来没说,怎么浪费那么多钱买书?
 
        我和妈妈都在无言中做了最大的和解。我知道这是信任,我用行动向妈妈证明,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妈妈用行动向我证明,她信任我人生的另一种选择。
 
* ————  *  ———— * 
        犹记得博士毕业开始工作的时候,同事们常发现我的思维比别人怪异。当他们摸不透我或无法与我达成共识的时候,就会无奈地说:“你读书读到脑袋坏掉了。”我总是莞尔,乐于接受做他们心目中的怪胎。
 
        或许可以这么说,阅读,确实是我人生的另一种选择。失恋时我看书、悲伤时我看书、困惑时我看书;想跑步时我看书、想做饭时我也看书、想改变生活模式我也看书。阅读的当儿,我觉得生命的轨迹无限的扩大……当感觉“坐困书城”时,我背起行囊去看世界,住在青年旅社里与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人聊天。
 
        也许爱看书已是灵魂深处最深的烙印,但我时时刻刻的发现,书本太多,我懂得太少;世界太大,我太渺小;人外有人,我微不足道。就这样带着恐惧与疑惑,我让自己漫游在书海里,寻找也许这辈子都无解的答案,甘之如饴。
 
* ————  *  ———— * 
        愿你,也在自我的生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力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閱讀
    全站熱搜

    kawaiang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