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邁向30歲心靈物語: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嘗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乾淨。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張愛玲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不該說的話固然我不會說,就連該說的我也選擇不說。我想我是有心理陰影的,但這個可以怪別人嗎?我可以把自己的問題怪罪在別人身上,或者身處的環境嗎?每天重複又重複地,說:“……因為這樣……所以我這樣……”究竟是要把所謂的“傷害”掛在嘴邊多久才夠啊?究竟要背負這樣的包袱多久我才算完整地懲罰了自己呢?還是這一切,根本就是自己懦弱的藉口,跟別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最近寫的論文範圍跟蘇軾有關,或者來隨意談談我對蘇軾的印象吧!

蘇軾一生歷盡坎坷,到處流浪,這多少跟他剛正率直、卓然不群的性格有關。他在政治上不願隨意苟同哪個派別,所以導致小人的排擠和迫害。他不逢迎吹拍,雖然得罪了很多政治高官,但卻樂於為平民百姓聲張正義。他的文章遭受到不少人的非難,可也受到世人的熱愛和推崇。其實更重要的是,我欣賞蘇軾的人格魅力。他一生得志的時間很少,卻始終表現得豁達大度,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天生樂觀的大文學家。他沒有怨天尤人,反而這些遭遇到的不幸和矛盾,造就了他的人格魅力。正是他的性格和形象,吸引了一大批追隨他的弟子,效法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

真的該學學古人的豁達了!想像蘇軾妻子去世時他悲痛地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想像被不停地貶官四處飄泊的日子,想像“烏台詩案”對他的影響吧……這種種的經歷之下,我們後人所讀到的(也最熟悉)竟然是“大江東去浪淘盡”這樣灑脫和無比寬大意境的絕世作品啊!如果蘇軾從一開始就覺得懷才不遇,埋怨這些經歷都是老天在懲罰他的話,或許今天我們就沒辦法看到這些美好的文學作品了。

從蘇軾的例子看來,你要做A,難免會得失B;你選了C,可能會沒了D,凡事都無法盡善盡美,人只能盡力去做好自己而已。也許我真的不應該太拘泥于自己說過什麽,也不太該太在意自己做了什麽會再傷害別人,抑或我做了什麽別人就會覺得我不值得被愛,甚至覺得我的失敗或我的遭遇是活該的。我不在意你說我寫得不夠好,我不在意你覺得我沒成就,我最怕最怕的,只是你看穿我心中的那個傷口而已。可活得戰戰兢兢也不見得討喜呢。看不到我努力的人我沒法要他認同我,看到我努力的人也未必就會欣賞我。而我就是那個最能肯定自己,最知道怎樣愛自己的人了……所以,何必時時刻刻跟自己過不去呢?

且讓我們真誠的做自己吧,會離開你的,就不是真的愛你的。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waiang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